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 17 章

晌午饭,不过他最近都是用清水煮各种食材——一小半的食材是江载雪想跟他搭伙吃饭从家中带来的,还有一大半是从书院后头的林子里采来的,一些他认识的菌子,现采现煮的汤鲜掉眉毛,配上他用当朝的调味料研制的各种口味的蘸水,吃起来口感十分丰富。每顿都至少炫两碗米饭。

等写完“上大人”,一晃半个来月过去,他俩肉眼可见地胖了圈,八月十五中秋节前一天放假的晌午,江载雪边吃边幽怨地说道:“这怕是今年的最后一餐了吧。”

最后的……午餐?

沈持瞪大眼睛:“江兄,说什么胡话呢。”是书院的食堂要拆了还是他要退学了。

江载雪笑笑:“你就当我混说吧。”

沈持:“……”

听君一席话,浪费三分钟。

中秋节那天,一家人聚在家中过节。

自打入了私塾之后,沈全、沈正和沈知秋几乎每天都哭丧着脸回家,他们到底在苏家私塾经历了什么,沈持不知道。

只是听朱氏说苏秀才要求极其严格,写不好字念不好都要打手板,阿二挨的手板最多,阿秋被打的次数极少,不仅如此,私塾还发给他百余张练字的纸以资鼓励,可见他的书念的很好。

“怨不得你三婶说嘴,”朱氏一脸羡慕地说道:“阿秋果然是个读书的料子。”

沈持想了想沈知秋日渐发黄枯槁的脸,不知道该怎么搭话。

朱氏看着儿子养得红润的脸庞,竟话锋一转:“虽说念书要刻苦用功,但阿池正在长身体,也要叫脑子停下来歇一歇,莫不长个子了。”

念书哪有长身体要紧。

沈持:“……”

于是中秋节这一日,同样是沈家的孙子,阿大、阿二和阿秋多半时候被关在房里温书,而他则被朱氏撵去床上睡觉:“小孩子得多睡觉才行。”

他娘亲的教育理念还怪先进嘞。

彼时的沈持还不知道这种宽松悠然的时光将会在次日戛然而止。

八月十六返校后,还是清晨跟着徐夫子背诵三千百,而后习字。不过今天周渔一进来,先举起书院的《学规教条》在他们眼前晃了晃,说道:“按照课程进度,你们该正经习字了,以后每日习仿书一幅,千余字,以虞、颜、柳等帖为法,各专一家,必务端楷。1”

意思是说蒙童们每天要从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唐初著名书法家的字帖里挑一篇来临摹,不能写行书、草书,只能学他们的楷书。

一日千余字。

沈持听得手臂一麻。同窗们纷纷去翻随身携带的《学规教条》——夫子诚不我欺,果然是千!余!字!

那就写吧。

临摹是件极枯燥的事,才到晌午,不少人已经捂着手腕叫痛,沈持也觉得整个右手臂都有些酸胀,不大舒服。

午间江载雪来找他,笑嘻嘻地说道:“可是今日开始临摹字帖了?”

沈持苦哈哈地看着他:“嗯。”

“开头是苦些,”江载雪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以后会习惯,今日我来烧饭吧。”

平常看着沈持做饭颠勺的时候一脸享受,他心中痒痒,早想尝试一回了。

毕竟沈持下午还要临摹两个时辰的字帖,着实不便逞强,期待地说道:“好啊。”

好啊。

就是这轻飘飘的两个字,让他等啊等,一直到快要上课的时候才吃到一顿糊锅的饭菜,闻着全是烧焦的味儿,尝一口齁咸……“水水,呸,呸……”

沈持几欲当场飞升。他漱干净口,肚子空空双目无神地踩着上课的点赶往教室,接着临摹。

这个下午他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累极饿极,放学走出书院的时候眼前一黑,险些一头撞上……他爹?

沈持虚弱地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挡在他身前的汉子真的是沈煌,声音沙哑:“爹?”

沈煌:“今日清闲,就来接你了。”他狐疑地看着沈持:被夫子打手板了?

沈持连连否认:“没有没有,写字累得。”

沈煌吹起口哨唤来他的马,伸手要抱沈持,吓得他本能地后退:“爹别碰我的胳膊。”

预感今晚右臂会痛得他睡不着觉。

沈煌直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