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 35 章

“沈兄,”江载雪也听见到沈持唱不同于他们的乐曲,问道:

“可有曲谱让我看看?

沈持:“没有,我不懂音律,听见别人唱学着哼来罢了。

江载雪:“....”他原本打算明日从家中取古琴来书院,,闲暇之时一人抚琴,一人唱歌,好好“雅”一回的。教上舍班的魏景仁魏夫子听见他们在谈论音律,竟在教室中引吭高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他唱完有学生自发另唱一首:

“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依死,独生为谁施?......②

学生们大大方方一首接一首唱着。

得,开起演唱会了

在悠扬或粗犷的歌声中,沈持笑得特别开怀,特别放松。要不怕太炸裂,他肯走边唱边跳来一段科目三。在上舍班适应十来天,到了盛夏六月,书院中的大树葳蕤苍翠

“瘦了,”这天晌午孟度背着双手晃悠到上舍班,摸着沈持的头顶说道:“今日食堂炖鸡,多吃点儿饭。沈持:“.....鸡?

他想起来了,

那是府试之前,他从集市上买了一堆小鸡娃儿,在山坡背风的地方搭了个窝棚,晚上唤回窝里,白天撒出去漫山遍野跑着吃虫子,孟度看见了只当没看见,其他夫子也饶有兴致地没事就在心里想想,等过几个月是不是就有肉吃了。于是人人兜里揣一点儿麸糠,一把剩饭,时不时跑到林子里去“咕咕咕”喂鸡,还都是相互瞒着的,谁也不跟谁搭伙不到两月,那群小鸡已经长成羽毛五彩斑斓的公鸡母鸡,成群结队在小树林子里打鸣、觅食

很快长成膘肥体壮的,浑身有肉,到吃的时候了。

赵秀才便捡肥的抓了两只来杀了,炖汤给学生们吃。

听说有鸡吃,外舍班同学的脑袋嗖地从书本中抬起来,哗啦一下全跑食堂去了。

沈持和孟度从容不迫地往食堂走,等他们到了,赵秀才扁扁嘴,埋怨他们:“磨蹭什么去了不早些来,只剩两碗鸡汤了。就这还是他提前给盛出来的

孟度:“没事,有什么吃什么吧。

沈持也说:“要是有面条的,给我下碗面好了。

赵秀才开锅,给他煮了一碗苋莱鸡汤面,清甜香醇的汤面入口,很是熨帖胃。

“上次抓获山匪的事情省城知悉了,”孟度边吃鸡汤面边说道:“长州知州许大人受到知府韩大人赏识,很快要升迁。”他看着沈持,有些不平:“他在折子中没有提及你一句半句的功劳。许寻在给奏州知府韩其光的信中把剿匪的功劳全揽到他一人身上去了,只字不提沈持。

孟度等了许久,不见有嘉奖沈持的文书送来,着人打听才是知许寻瞒下了。

沈持从来没想过要那份功劳,他甚至还怕传扬出去,山匪里要是有漏网之鱼的记恨上他伺机报仇呢,释然一笑道:“我并没有做什么,自然全是许大人的功劳。孟度轻声叹气:“要是他在折子中提一句你,韩大人必要嘉奖于你,你也好在他面前挣些名气。

“先生,”沈持有些疑惑地问他:“先前已故陆大人捧我为神童的时候,先生满不在乎,从来不当回事,如今为何又这般计较?"那会儿不是还很清高。

孟度摇摇头:“这次不一样,他要是在韩大人面前说你几句好话,或可助你在院试中录得名次。

陆沉的分量岂可与奏州知府韩其光相比。

县试只在禄县的读书人中则优录取名次,府试与长州府的读书人比拼文章,而院试,则要同整个奏州府的士子较量,往年禄县的考中率极低,只有四五人而已,青瓦书院也不过占两三个名额。上舍班的学生中,有人早早考取童生,却在院试中折戟多次,郁郁不得志。

多年的经验告诉孟度,院试录取,知府韩其光会参与其中,他更偏好他看重之人

沈持这次难得攀上奏州知府韩其光的机会,竟被许寻给抹去了

他对此事颇有不满

沈持:原来关乎院试,怪不得孟夫子耿耿于怀

却奈何许寻不得。

“先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看得开地说道:“请相信我的运气,能...八成能考中院试。

好险,差一点儿就把话说满了。

孟度笑了笑,吸溜吃面条,估摸着在心里头又给他的话打了个折扣。

沈煌卧床月余,才勉强能从床上下地挪动两步,看样子要行走自如还得两三个月才行。

这阵子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沈家人全都有搭把手,尤其是沈文和沈凉哥俩儿,每目五更轮换进城,来家中搀扶他起身,如厕等琐事,目复一目,丝毫没有一句抱怨,叫旁人看了很是动容。小婶子张氏总跟着沈凉一块儿来,夏日潮湿,她把家中的床铺全部拆出来清洗了一遍,给他们换上她新织的粗布床单,夜里睡上去干爽凉快,无比舒适。大房的沈全和沈正在村子里的溪水里捞了角虾,走几里地路送过来:“给二叔吃的,补补身子早些好。一次沈文跟沈持说起他们小时候,他比沈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