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修仙天花板穿进仙偶文 质子庶女

顾星河很快就收拾妥当了,然后在有限的条件内,摆了些果品茶点,请碧落仙子喝茶,算是谢过她的救命之恩。

也给碧落仙子讲起了故事——

慕容姑娘,是宗主国赐给顾星河的妻子。

“宗主国?”碧落仙子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到现在都还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顾星河有些奇怪:“仙子连大魏都不知?”

碧落仙子淡定地表示我之前在闭关,已经很久没有理会你们人间的事情了。

顾星河虽然有点嘀咕,即便是闭关也不该一闭几百年吧,但仙子愿意给你一个解释那是仙子给面子,你还要寻根究底那就不太礼貌了。

顾星河还是选择尊重,先解释起了宗主国。

宗主国国号是魏,广有四海,诸侯宾服,强大得让藩属国都起不来什么反抗的心思,前魏王一纸诏书要各藩属国送质子入京,各藩属国立刻就都得把最优秀的,可以做继承人的孩子打包送过去。

问:要是送的不是藩属国国君最宠爱的孩子怎么办?

答:你最好不要让魏王知道。

不然魏王能再下一个诏令,让国君再送一个孩子来。

送到魏王满意为止,要抗命的话,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这小胳膊小腿,能不能拧的过大魏这个庞然大物。

而入大魏的质子,自然日子不会和在母国时那般舒心,但质子多了也不是没有好处——大家互相扶持着,真被什么人欺负了一起去打群架,多半能打赢,打不赢那也是一个“你敢得罪一个藩国,你敢把所有藩国都一块得罪吗?”的态度,倒是也能勉强维持生活。

并且摸着良心讲,老魏王是个挺好的人,除了作为君主,必然需要质子们的忠心之外,并没有怎么苛待他们,请了最好的老师,衣食上都周全,倘若有哪位王子欺负公子们,他也会去教训一番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种不管青红皂白就偏帮自家孩子的糊涂人。

老魏王还在王畿范围内倒腾了一场选美,让王畿公室都送女参选,里头有优秀且般配的,就会把姑娘嫁给质子。

不过呢,大魏强大且繁华,对公室之家来说,更乐意把女儿嫁给大魏的王子或者王畿范围内的其他公侯,再不然就是嫁去以大魏的体量都需要给予尊重的个别极强大的诸侯国——那种国家可不会魏王一纸诏令,他们就乖乖把最优秀的孩子送来任由大魏搓圆捏扁,至于说质子团里的这些,王公们就看不上了。

所以即便有王命,他们也不会送家里顶顶好的丫头,多半是些不得宠的庶女,而庶女们也对自己的处境有颇清楚的认知——要是混不上嫁去弱小的藩地,家里也不会给她们安排什么正经婚事,要么是其他公侯家中不受重视的庶子,要么是嫡女们找长辈撒个娇就能得到的,跟着她们陪嫁·为奴为婢的媵妾。

所以,庶女们在魏王举办的选美里都颇积极,至少慕容碧落很积极——她在王畿颇有闺誉,是再标准不过的窈窕淑女,许多王公贵族都对她表示了好感。

但身份比好感重要,所以王公贵族和来朝见魏王的强大诸侯国的公子表达好感的方式是“若是我要娶你家嫡姐,必和你家说以你为媵”。

那你让嫡姐怎么想!你娶我但你爱的是我妹妹?

滚啊!

诸侯陪媵,意思是婚姻结两姓之好,倘若出嫁的正夫人出了什么事,(如果正夫人的娘家势力还在)诸侯也不会再娶,而是从媵妾中挑一人扶正,这自然是考虑到如今落后的生活条件,倘若正妻出了什么意外,两族的友好也能延续。

但对于出嫁的嫡女和媵妾来说,固然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气连枝之感,但在内部关系上,怎么会不起“我死了你个小贱蹄子就上位了”,“弄死她岂不是我就是话事人?”的心思?

落在慕容碧落身上,她在闺中就多被嫡姐嫉妒为难,要是真做了嫡姐的媵妾,焉有命在?

“所以。”碧落仙子道,“她便故意引起了顾公子的注意?”

“我注意能有何用,我的婚事同样不掌握在我自己手里。”顾星河自嘲地笑了笑,“只是老魏王于我确实有恩,我向其坦诚愿娶碧落为妻,老魏王也不曾以此来要挟我什么,很痛快就答应了,还为我操持了婚事。”

一般来说,质子们在大魏王畿及冠娶妻之后,可以选择在大魏继续享受王畿的繁华,也可以选择归国收拾收拾准备自己老子死了好继承家业。

大多数人的选择是留在王畿。

因为魏王实在是个好人,这些质子相当于他的养子,他也给了一个君王应该有的魄力和养父对养子相当的关心——他会把质子册封为藩属国的世子,然后派兵送质子归国。

有中央的支持,藩属国的“土鳖”公子们哪里争得过这帮“海龟”质子?便是藩属国的君侯也不敢翻脸啊,怎么,中央都册封了的人在你这里原来可以“恕不奉诏”?

如此一来,藩属国的君侯之位既然成了囊中之物,多在王畿逗留一段时间,好好享受王畿的繁华是自然而然的事